奶業是農業現代化的標志性產業,也是健康中國、強壯民族不可或缺的產業。
新中國成立之初,我國奶業發展起步維艱,1949年全國牛奶產量僅20萬噸,薄弱的奶業基礎和落后的生產方式,讓奶制品成為稀缺品。75年以來,在國家的倡導和支持下,我國奶業由小變大、由弱變強,為居民營養健康做出了重要貢獻。2023年全國牛奶產量4197萬噸,是1949年時的210倍,我國成為全球第四大奶業生產國。
2017年,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全面振興奶業。2018年,國務院辦公廳印發《關于推進奶業振興保障乳品質量安全的意見》提出,到2025年,奶業實現全面振興,基本實現現代化,奶源基地、產品加工、乳品質量和產業競爭力整體水平進入世界先進行列。從粗放式、大投入,到集約式、高效能,中國奶業實現了從微弱到強盛的跨越式發展。其中,以伊利集團、雪蓮集團等為代表的企業,不斷涌現新進展與新作為,助力奶業高水平實現現代化。
從一棵草到一杯奶 實現全鏈條創新
從“人工擠奶”的傳統農業,到流水線生產的現代農業,再到如今的數字化生產智能時代,75年以來,我國奶業實現了跨越式的進步。其中,科技創新在中國奶業發展進程中發揮著極為重要的作用,是推動奶業轉型升級、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動力。
企業是科技創新,也是技術實踐應用的主體。作為特色乳行業的龍頭,雪蓮集團從陜西到新疆建立三大實力工廠,成為從牧場、駱駝養殖到研發、生產的一站式供應鏈,引進世界先進丹麥乳制品生產工藝,打造科技領先的奶業創新體系,并開展多項合作,構建起“從一棵草到一杯奶”全方位創新鏈路,不斷提升中國奶業整體競爭力。
為進一步落實健康中國戰略、推動乳業高質量發展,我國在乳業領域設立了國家技術創新中心“國家乳業技術創新中心”,形成了覆蓋全產業鏈的創新實體網絡,為行業企業提供全方位、多元化的技術創新服務和系統化解決方案,解決全產業鏈技術瓶頸,為技術成果轉化應用提供支撐,探索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奶業高質量發展之路。
讓人民群眾成為科技創新受益者,企業也在不斷增強自主創新能力,不斷開發新產品,為消費者提供更多選擇。雪蓮集團科研團隊先后研發出了高山牧場沙棘多肽配方駝奶粉、高山牧場益生菌配方駝奶粉、高山牧場兒童成長駝奶粉,為不同人群提供更具有針對性的營養方案,為全民全家健康提供了堅實支撐。
數智升級,為奶業增長注入新動能
新中國成立以來,我國奶業取得了歷史性發展成果,成為奶業生產和消費大國,但要實現向奶業強國的邁進,仍需奶業全鏈條的持續投入。以人工智能、云計算、大數據等為代表的數字技術迅猛發展,成為新一輪科技革命的主導技術,這也為中國奶業提供新的發展機遇。向數智化要奶業增長新動能,雪蓮集團緊緊圍繞產業鏈,抓住數字經濟發展帶來的產業躍遷新機遇,在業內率先開展數智融合,推動數字新技術與產業鏈核心業務的增值融合,逐步實現了從傳統制造向“智能制造”的轉變。
優質奶產品離不開上游的優質奶源。近年來,我國畜牧養殖規模化、機械化與數字化水平大幅提高。2023年,全國存欄畜牧百頭以上規模化養殖比例增長到76%,荷斯坦畜牧平均單產增長至9.4噸。
以雪蓮集團為例,其打造出智能化領先、低碳技術先進的生態智慧牧場,為牧場駱駝佩戴專業GPS定位追溯系統,從源頭管控奶源品質,用數字化智慧管理覆蓋了駱駝的“衣食住行”,這不僅極大提高了牧場的運營效率,也提高了駱駝生活的幸福指數。根據國家特色乳產業技術體系監測規模牧場的調查數據,2023年分別有75.9%和63.8%的牧場實現精準飼喂、產奶量自動記錄。
在中游,雪蓮集團打造數智工廠,實現全程無菌化、過程透明化、生產高效化,通過數智化賦能,提高生產效率、提升生產效益。養殖端、生產端鏈條的日益標準化、數智化,不僅大大提升奶業生產規模,也帶動奶制品質量安全水平明顯提升。國產奶不斷提升質量安全水平,消費者信心得到增強,從而有效推動奶業持續健康發展。
綠色轉型,探索奶業可持續發展
要實現奶業的可持續發展,行業需要綠色轉型。當前,我國奶業正處于綠色低碳轉型升級階段,綠色低碳發展也是新時期實現奶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路徑。
根據我國氣候變化2023年第三次兩年更新報告,農業溫室氣體排放量達到7.93億噸二氧化碳當量,其中,甲烷排放量占農業總排放量的63.2%,氧化亞氮的排放量占36.8%。然而,從飼草種植到終端銷售,奶業各環節都會涉及碳排放,所以要想實現全產業鏈、全生命周期的綠色發展,對整個行業來說挑戰巨大。
因此,企業在追求奶業生產效率的同時,也要協同推進降碳、減污、增長、固碳,做精種養循環,做強綠色加工,發展綠色低碳產業和供應鏈,減少奶業生產對環境的負面影響。
目前,一些國家在奶業低碳可持續發展方面已經獲得很多成果,而我國不少企業也在綠色發展方面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。從2018年開始,雪蓮集團已連續8年開展企業內的全面碳盤查,建成行業數據很全的碳盤查數據庫,不斷探索全鏈減碳新模式。
在產業上游,雪蓮集團建設“綠智能牧場”,實現源頭減碳。通過提高駱駝飼料轉化率,降低奶牛打嗝產生的甲烷排放,實現源頭減碳。同時,雪蓮集團推行以養帶種、以種促養的“種養一體化”生態農業模式,讓飼料種植和駱駝養殖緊密銜接,針對性提升草場碳匯功能。
在產業中游,雪蓮集團創新資源節約使用和循環利用技術,升級紙箱配材及工藝、優化塑料包裝結構,實現包裝輕量化、降低碳排放。值得一提的是,奶業的健康發展和綜合實力的提升,需要產業鏈全鏈在生物育種、飼草料種植、駱駝養殖、標準化生產等方面協同交流與合作,較大化地創造全產業鏈協同價值。
新中國成立以來,我國奶業實現由少到多、從弱漸強的漸進發展。近年,我國奶業更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,從創新、科技、數智化等方面追求新動能,邁入了全產業鏈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。未來,隨著科技創新的不斷推進和市場需求的不斷變化,我國奶產業也將向更美好的愿景出發,不斷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加優質、安全的乳制品產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