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0月20日,全球迎來了世界骨質疏松日的關注,今年的主題聚焦于“管體重、強骨骼”。骨質疏松,簡而言之,是多種因素引發的骨骼密度與質量下降現象,導致骨骼脆弱,增加骨折風險,成為一種全身性的骨骼疾病。
普遍觀點認為,骨質疏松是老年人的專利,然而事實并非如此。預防骨質疏松的戰役,早在兒童時期就應打響。通過培養健康的生活習慣,年輕時盡可能累積高峰骨量,可以為將來打下堅實的骨骼基礎,降低老年時患骨質疏松的風險。
2018年公布的全國骨質疏松癥流行病學調查數據顯示,我國50歲以上人群骨質疏松癥的患病率為19.2%,其中女性32.1%,男性6.0%;65歲以上人群骨質疏松癥的患病率為32%,其中女性56.6%,男性10.7%。據此估算,目前我國骨質疏松癥患病人數約為9000萬,其中女性約為7000萬。
據介紹,我國骨質疏松癥的防治面臨患病率高,但知曉率、診斷率、治療率低的“一高三低”嚴峻挑戰。公眾對骨質疏松癥的知曉率及診斷率分別為7.4%和6.4%;甚至在脆性骨折發生后,骨質疏松癥的治療率僅為30%。同時我國40-49歲人群低骨量患病率為32.9%,50歲以上人群低骨量患病率達到46.4%,是數量龐大的骨質疏松癥高危人群。
關注骨質疏松預防,關注迫在眉睫的風險。生活中,你對骨質疏松還有哪些誤會?今天,跟隨專業骨科專家的腳步,一一揭開真相的面紗!
骨質疏松的9大誤區
誤區1 喝骨頭湯能強健骨骼×
科學研究表明,乳品中的鈣質含量遠超骨頭湯。而且,骨頭湯中富含脂肪,不宜過量飲用。預防骨質疏松,關鍵在于飲食均衡,堅持飲用奶品,同時減少高脂肪食物的攝入。
誤區2 補鈣即可治愈骨質疏松×
骨質疏松源于骨代謝異常,因此治療不能單靠補鈣。需要綜合施策,提升骨量、增強骨骼強度和預防骨折。患者應前往正規醫院接受專業診療。
誤區3 骨質疏松是老年人的專利×
人體骨骼中的礦物質含量在30歲左右達到巔峰。巔峰骨量越高,骨質疏松的發生時間越晚、程度越輕。年輕時忽視運動、不良生活習慣、挑食或節食等,都可能導致鈣攝入不足,影響巔峰骨量的積累。因此,預防應趁早。
誤區4 老人治療骨質疏松為時已晚×
許多老年人認為骨質疏松無法逆轉,于是就放棄治療。但實際上,治療越早,效果越好。老年人一旦確診,應積極治療,減輕痛苦,從而提升生活質量。
誤區5 憑感覺能察覺骨質疏松×
骨質疏松早期癥狀不明顯。不能僅憑自我感覺來判斷是否患病。高危人群應定期進行骨密度檢測,及時了解骨骼健康狀況。
誤區6 骨質疏松是小病 不必大驚小怪×
骨質疏松不僅會導致腰酸腿痛,還可能引發骨折等嚴重后果。尤其是老年患者發生髖部骨折后,長期臥床,死亡率極高。出現腰腿痛、胸悶等癥狀時,應及時就醫。
誤區7 自行服藥能治愈骨質疏松×
對于確診患者,應前往正規醫院接受綜合治療。藥物治療只是其中一部分,且需在醫生指導下進行。
誤區8 防骨折應靜養少動×
體育鍛煉對預防骨質疏松具有積極作用。缺乏運動會導致骨量流失,加快骨質疏松的發展。適量運動有助于保持骨密度和骨強度,提高關節靈活性,降低跌倒風險。
誤區9 骨折手術后骨骼恢復如初×
骨折往往意味著骨質疏松已經相當嚴重。手術只能解決局部問題,而全身骨骼的骨折風險并未降低。患者應積極治療骨折,并評估骨骼健康狀況,以便及時診斷和治療骨質疏松,防止再次骨折。
堅持“骨”健康的5大原則
① 關于曬太陽的至佳時間
全生命周期都應關注骨骼健康。年輕時積累至佳骨量有助于預防骨質疏松。建議每天上午11點到下午3點間,暴露皮膚于陽光下15-30分鐘(每周兩次),以促進維生素D的合成。同時,注意避免灼傷和涂抹防曬霜影響效果。
② 喝駝奶攝入足量鈣
食物是補充鈣質的重要途徑,對于維持骨骼健康至關重要。根據營養學建議,18-49歲的成年人每天應攝取800毫克的鈣,而50歲及以上的人群則需增加至每天1000毫克,以應對骨骼流失的風險。在眾多富含鈣質的食物中,駝奶脫穎而出。駝奶不僅含有豐富的鈣元素,易于人體吸收,還搭配了維生素D、蛋白質等多種營養成分,共同作用于骨骼健康,有效預防骨質疏松癥的發生。因此,堅持飲用駝奶,是補充鈣質、維護骨骼健康的理想選擇。
③ 堅持適量運動
推薦大家每周應至少進行150分鐘至300分鐘的中等強度身體活動,或者75分鐘至150分鐘的高強度身體活動,這些活動可以是有氧運動,也可以是抗阻練習,以鍛煉全身的主要肌肉群。
④ 高危人群應進行骨密度檢測
我國骨質疏松癥患者中超九成未意識到自己患病。對于骨質疏松癥的高危人群,建議定期進行骨密度檢測。通過檢查骨密度,我們可以及早發現和診斷骨質疏松癥。對于這部分人群,除了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外,還可能需要遵醫囑進行藥物干預。
⑤ 對于已確診患者
應在醫生指導下進行規范化治療,并進行必要的藥物干預。同時,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,適當鍛煉,預防跌倒。一旦發生骨折,應進行骨健康狀況評估,并根據情況進行抗骨質疏松治療。此外,骨質疏松癥患者還需特別注意預防跌倒。他們應該放慢動作速度,避免進行危險的活動,如登高取物等。同時,他們也需要穿合適的衣服和鞋子,以及使用必要的輔助工具來防止摔倒。